导语: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行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方案的通知。根据地方自愿原则以及公租房发展情况,两部门确定在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西、四川、云南、陕西8个省(区)开展试点工作。
试点方案中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公开择优、坚持注重实效。要求科学制定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政策和管理规范,提升公租房运营管理效能等。通过试点,在试点地区建立健全公租房运营管理机制,完善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的管理制度与流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成果,为提升公租房运营管理能力提供支撑。
针对公租房运营管理问题,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此前也有相关政策发布和项目实施,例如:北京全面推广公租房人脸识别系统;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在公租房项目全面推广“人脸与指纹识别”等智能化管理手段;深圳住房保障署开发运行人脸识别系统,将物业的监控视频整合智能分析系统,结合指纹门禁、人脸识别,对保障房小区日常进出人员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杭州公租房采用了 “人脸采集” 流程。
此次发布的方案中强调:试点地区要全面梳理现行属于政府职责范围、由财政支出安排的各类公租房运营管理内容,凡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事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购买内容包括四大事项,第四项综合管理事项,主要包括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及监测平台建设和维护等内容。
在公租房建设方面,湖北省有约51万套公租房,广西公共租赁住房历年累计开工建设48.07万套,安徽累计分配公租房60.9万套。2015年底,河南全省共建设公租房115.72万套。按照住建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已有1126万户家庭住进了公租房,2017年新分配公租房200万套。
目前围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运营管理,各地区单位充分发挥新兴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这对于智能门锁来讲,这是一个政策导向型的利好市场。目前智能门锁种类多样,但是要作为公租房运营管理的重要一环,要能实现住户信息的可视化、可存储、可上传、可利用,这就要求智能门锁的功能相对完备,例如具备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云平台交互、芯片存贮等各项功能。
目前已经应用实施的保障房管理,多数以社区门禁、单门门禁、家庭智能门锁等智能化设备作为数据采集点,从社区到住户,进行居民人脸信息、指纹信息的精准化采集与管理。
为了实现精准化、实时化、数据化的信息管理,云平台、信息传输、芯片存储、密钥安全、人脸识别等技术会被充分利用,与此同时涉及的用户隐私安全、多平台的互联互通、专业人员的运维等诸多问题也不可避免,这对于智能门锁产业链上下游厂商而言是绝佳的产品输出市场。
《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应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建筑自动化和控制系统》、《物联网智能家居》等住建领域系列信息化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为公租房信息化综合管理提供了标准基础,在统一标准应用的基础下,解决了多项设备、功能、平台、系统的互联互通问题,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管理人员的运维效率。
原文链接:https://smartroomcn.com/48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