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智能家居落地面临5大瓶颈,不够系统是主因

朱俊岗:智能家居系统不再是产品的叠加

via   腾讯家居 智话未来

智慧物联正引导着一场全新的生活变革,推动着智慧生态系统的创新升级。而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传统家居制造商究竟扮演着怎样角色?他们又是如何推动传统产业与智能产业的融合发展?如何通过技术优势加快智能家居的落地?

智能家居落地面临5大瓶颈,不够系统是主因
Wulian物联传感 创始人兼CEO 朱俊岗

【记者】简单介绍一下贵司?


【朱俊岗】Wulian定位为面向全球的物联网设备和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通过无线智能家居系统,为大众家庭营造理想的生活环境,以及通过物联网产品和技术,为家居、家具、家电等企业和政府、商场、酒店等场所提供智能升级方案。目前,我们在安全防护、节能照明、家电管理、环境监测等物联网细分领域技术领先,获发明专利56项。同时,我们在物联网领域的影响力也得到了国际层面的认可,在重要标准组织ZigBee联盟任董事会成员,与德州仪器、飞利浦等世界知名企业,共同参与全球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和完善。




【记者】贵司今年七月建博会主推哪些智能家居新品?

【朱俊岗】我们的产品比较丰富,有200多种,主要包括家庭智慧中心、智能照明、智能控制、安全保护、智能探测、健康监护和综合服务七大系列。七月展会,我们会根据展会特色,全面展示智能生活解决方案,寻求与建筑装饰领域的广泛合作。当然,我们的智能花瓶、可视智能门锁、桌面摄像机、智能门铃、Mini网关等精品也都会悉数亮相。另外,我们将会有一款引领行业发展的产品在展会上全球首发,它能让我们的智能生活更真实,更简单,更随心,欢迎大家关注。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智能家居产业链发展的?各个环节在智能家居生态圈中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朱俊岗】国内智能家居产业链主要分为标准提供方、IC芯片提供商、产品提供商、模块提供商和软件提供商。


在这个产业链中,标准或者说协议提供方地位举足轻重,有一流企业做标准之说,像谷歌、三星、苹果等世界大公司都对标准制定虎视眈眈,Wulian经过多年发展,也积累不少经验,现在是全球重要物联网标准组织ZigBee联盟董事会成员,在全球物联网标准制定和完善上占有一席之地;


IC芯片提供商位于整个产业链的上游,某种程度上是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的一个前提和基础;产品提供商,面向终端消费者家庭,或者其他领域提供智能家居产品和配置方案,是智能家居行业成品的“出口”,关乎消费者最终的智能生活体验;模块提供商,一般指的是WiFi模块供应商,它们主要是向一些企业提供WiFi模块,实现设备联网,严格意义上称不上智能;最后,软件提供商,其它方面没有任何优势,为了快速实现入局智能家居,打造一个软件,它们要依赖于与其他硬件厂商的合作。

【记者】智能家居多年来一直没有摆脱难以落地的难题。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智能家居落地还面临哪些瓶颈?


【朱俊岗】任何新兴产业、新兴事物的推广普及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科技产品,智能家居走进消费者家庭同样需要时间加以消化和沉淀。智能家居难以落地,主要问题还是,目前大多数厂商产品不够丰富,不够系统化,不能互联互通,场景塑造单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品不实用、不好用。


另外,产品物无所值,不少智能家居单品价格虚高,功能严重低于预期;安全问题突出,很多厂商忽视产品信息安全,如315晚会上基于WiFi模块的智能硬件被披露存在安全漏洞;标准混乱,产品不能互联互通,体验较差;消费观念陈旧,对智能家居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如认为可燃气泄露探测器可有可无等,也都会在一定程上直接或间接减缓智能家居落地的速度。




【记者】尽管智能家居概念在业内火爆,但是在消费端却一直存在质疑,比如实用性和操作性差等问题,不少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印象也还停留在“高大上”“昂贵”等层面。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如何打开消费端市场?


【朱俊岗】智能家居业内很火,却受到消费端质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与业界有一定的脱节,智能家居相关的实际信息,在不断传播的过程中出现失真。另外,消费者容易对产品形成刻板印象,通常会以第一印象来定性智能家居,一开始智能家居单品比较多,功能效果也不好,价格也高,尽管如今实际情况随着系统的完善,有所好转,但原来质疑仍然存在。


要打开消费端市场,首要的是要有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实用体验的系统产品,然后是通过市场教育让消费者知道这些产品切实有用、好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渠道也相当关键,厂商要打开消费端市场,直接面向消费者是一种方法,能够通过与房地产、装饰装修合作,间接面向消费者也是重要方法。现在,面向房地产、装饰装修等这种曲线推广也是我们的主要业务之一,我们也希望通过七月的建博会,全面展现我们在物联网智能家居领域的实力,与更多建筑装饰领域的企业达成合作,为他们提供完整的智能解决方案。




【记者】智能家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您认为智能家居是否需要制定这样的标准,未来是否会出现统一的标准?


【朱俊岗】标准混乱且不能互通,是智能家居甚至整个物联网领域的一大问题,它直接阻碍了智能家居的系统化,既难为消费者打造丰富的场景,也不利于产品的后期拓展,给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智能家居无需刻意制定这样的标准,因为不同标准之间能够通过其它方式,解决互通问题,如我们Wulian之前推出的Wlink智能家居平台,就能够在主打ZigBee的前提下,兼容WiFi、以太网等多种标准。所以,我们相信,未来会产生由市场竞争选择的主流标准,不会出现主观制定的统一标准。这说的是通信标准。


至于行业规范标准方面,无规矩不成方圆,显然需要相关部门主导、智能家居厂商配合,制定利于完善行业发展的准则,使整个行业尽快进入有序发展的轨道。在这方面,我们Wulian也期待能够贡献一份力。




【记者】对于智能家居入口之争,您更倾向于智能家居单品还是平台?您认为可以如何解决智能家居的消费入口问题?


【朱俊岗】单品看起来容易切入智能家居,但对消费者来说就是“玩具”,没有什么场景和联动,实际功能价值较低,根本没有出路,要么走向灭亡,要么向系统或平台转型。智能家居平台,是解决协议不统一的一种方案,是资源整合的一种形式,它的关键不在于产品本身,也不在于直接面向消费者,而是合作共赢,为构建生态打下基础。


消费入口归根结底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或由产品排列组合而成的解决方案,要解决这个问题,智能家居系统应该是关键。智能家居系统形态上不再是所有产品的叠加,可以只是一个系统化的硬件,它的特点在于可以进行系统化和中心化管理,能够给消费者最大的自由度,使消费者可以选择其中的部分产品,也可以将系统元素自由组合,DIY场景模式。




【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电子大亨,甚至房地产商都加入了智能家居的分羹浪潮,而传统家居企业却显得有点儿“冷”,您认为传统家居企业可以如何跟智能产业的结合?传统家居企业与互联网公司等“外行”应该是合作还是竞争关系?


【朱俊岗】受物联网浪潮的冲击,传统家居企业与智能产业结合是必然的趋势。通过跨界牵手、优势资源置换,传统家居企业可以利用智能产业先进的设备、技术和方案,实现升级转型,改变原来比较传统陈旧的发展模式,增加附加值,而智能产业也可以利用传统家居企业既有渠道,加速智能产品的推广。


在智能家居或者说物联网火起来之前,传统家居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一些互联网公司充其量为传统家居提供线上渠道,不存在利冲突。在智能家居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家居企业与互联网公司到底要合作还是竞争,仍要看它们自身发展需求,如果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合作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如果二者面临同样的业务,竞争则会在二者关系中慢慢占据主导。

【记者】智能家居涉及到前端、后台、大数据、云端等技术问题,自建研发部门或外包给专业的科技公司,传统面向C端的企业如何选择?据您预测,智能家居需要多少年可以在国内真正实现落地和广泛普及?为什么?


【朱俊岗】面对新兴的智能家居产业,传统面向C端的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完成升级转型,免遭淘汰。不过,升级转型想一步到位,快速掌握传感、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所有技术,是不太现实的,最好的方式还是,先与领先的物联网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他们的技术优势,补己之短,主动加入到智能家居领域。


目前来看,智能家居已经逐渐开始落地,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几乎我们每个家庭都可以体验当下的智能生活。现在摆在眼前的是,如何定义广泛普及。如果说只是一件产品如智能电视能广泛进入大众家庭,那么这种广泛普及会非常快,再过几年家家的电视都可能是互联网电视。如果说广泛普及要全系统全民化普及,包括智能家具、家电以及其它智能设备,都广泛进入大众家庭,那么几年时间恐怕很有难度。不像手机,智能家居系统化普及,需要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应用,市场上产品数量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还需要大众认识观念的提升,所以即便按现在的高速发展,短期内也很难实现全民化普及。

智能家居落地面临5大瓶颈,不够系统是主因

智满屋,化繁为简,让每一个家庭都有智能的权利

智满屋 联合创始人,多年公检法司无线通信安全领域打杂经验,现致力于开拓物联网智能家居产业应用,追求“稳定、实用、优质”的产品理念!

【耶鲁博士Q&A】 指纹锁一扫就开,到底安全吗?

上一篇

大概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最好的证明了

下一篇

你也可能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提示:点击验证后方可评论!

插入图片
微信小程序商城,扫码领优惠券

分类目录

热门文章

  1. 抱歉,没有找到文章!

评论最多

  1. 抱歉,没有找到文章!

标签云

服务流程

设计

根据客户需求,看图设计初步方案

安装

确认方案后,采购、安装、调试

培训

用户培训,交付使用

售后

远程/现场支持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