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科学”,你脑子里想到了什么?一大堆冰冷的器械?密密麻麻的数据?这些都没错,科学本是一件严谨的事,应该做到准确无误。
但提到“科普”呢?你可以理解为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这个词比起“科学”来就亲切多了,为什么?因为面向大众的科学传播是一件需要添入情感因素的事。可是科学传播最大的困境不在于“不科学”, 而是“没!人!看!”。科学传播,重点不光在科学,更是在传播。科学部分再精准,没有抓住公众注意力,也不过就是科研圈里的自娱自乐。
有些声音说,“情感”在科学传播中是禁忌。真的吗?情感因素在科学传播作品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早有大量的关于科学传播的研究表明:如果情感因素运用得当,科学的内容不但不会折损,反而可以更加有效的传递给受众。问题反倒是人们对情感因素的认识不够而轻视了它的力量。
拥有专业知识的科学家是在金字塔顶上的人,而科普的作用是要使科学走向中下层的、走到老百姓手里,使大众更加了解科学、更理性的参与公共讨论、根据新技术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行为改变而发展起来的。这种传播就不得不考虑传播方式,考虑大众接受讯息的特点,公众对什么感兴趣?他们如何接受信息?怎样的方式更吸引公众?在这里,“情感”就是强大的生化武器。
为什么需要情感?这与人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关,人更依赖感性的信息处理方式。人类有两种处理信息的系统,系统一是本能的、自发的、快速的、体验式的,俗称感性的,系统二是分析的、审慎的,俗称理性的。系统二会监督和矫正系统一, 但是这个环节经常出现疏漏,所以不能保证每一次都做出理性正确的判断。此外,生存在一个复杂、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人类做出一个个决定常常依赖于更快、更自然,也更有效率的系统一。是的,这也许是一种局限,可这就是人类。
在科学传播领域里,能合理地使用情感因素传递信息是一门考究的技术。有人将科学传播的技巧分为三个等级:最基本的要求是内容清晰、准确,符合科学;中级要求是有幽默感、情绪感染、形象的类比或者有情节的叙事等风格;高级则是更难的显示出对不同价值观的尊重,形成对话。信息准确、符合科学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只符合这个要求,远谈不上是一个好的科学传播作品。而被很多人视作禁忌的情感,反而是更高难度的表达技巧。
怎样在科学中添入合理的情感因素?这得看情感因素的存在是否影响了作品的科学性。如果科学性未打折扣,观众能更顺畅的接受信息,那这便是一种有益的方式。一个科学传播作品表达形式是否有情感因素并不是衡量一个作品好坏的标准,作品有多大的传播力、内容多么有效地被受众接受才是。而用方式来否定内容本身并不合逻辑。对于一次将近两个小时包含了大量科学和政策内容的演讲,台下观众从始至终的关注和投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科学家也许应该好好想想传播这件事,科学本是是个好东西,不应该被束之高阁,让更多人接受,才能让更多人受益。传播,退到最初,是一种关系的建立,是人和人的相处,是你和我因为知识的传递才得以碰面的相遇。考虑受众的感受,以他们更舒适的方式表达,是对他们的尊重,对信息顺畅流动的守护。这,才不负科学传播者的初衷。
原文链接:https://smartroomcn.com/4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