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正在一点又一点地侵蚀传统世界。电脑、手机、电视、汽车,现在轮到了家居。
去年阿里巴巴和美的宣布进行战略合作,构建基于阿里云计算的物联网开放平台,发布首款物联网智能空调。之前,百度入股智能家居企业海眸科技,它的核心产品是家庭智能遥控产品。微信合作伙伴大会则展示了利用微信遥控空调和电视。除了BAT这样的巨头对“家”积极布局之外,小米在尝试掌控路由器这一信息枢纽来实现对家的控制,一些创业者则从控制器、遥控板、插座等维度入手进入家庭。
互联网玩家以鲶鱼的身份渗透到每一个传统行业,促进后者更加剧烈地自我革命。
客户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
智能家居并不是新鲜概念。早在互联网之前,便已经有智能楼宇、智能安防、智能建筑。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可以追溯到1984年的美国,智能家居也已广泛应用多年,包括中国。
物联网的出现是分水岭。借助移动通信技术,设备通过装载SIM卡,抑或通过WIFI、蓝牙,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物体与物体之间连接的M2M(Machine to Machine)让更多应用成为可能。爱立信预测2020年,将有500亿台设备在线连接,是智能手机存量的数十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与家相关的设备,例如三表(水、电、气)、家电、安防、停车场、电梯、电灯、供暖等等。
此前的物联网应用与个人用户之间是彼此透明的。个人用户对物联网的便利浑然不知。过去智能家居以灯光遥控控制、电器远程控制和电动窗帘控制为主,这更多是行业方案,直接客户是企业或政府,而不是家庭和个人。
企业客户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利用SIM传送电表读数缩减抄表员,通过智能灯光控制省电等等。现在智能家居进入“用户时代”,用户为产品买单,面向用户的思维需要功能、成本、体验和营销的齐头并进,这是互联网企业擅长之处。
家电企业成互联网家居排头兵
首当其冲的便是家电,它们在过去数年间已在物联网方面有所探索,现在开始谋变。
最典型的是空调,内置SIM卡和传感器,将温度、湿度和开关情况上传至云端。空调厂商可以随时追踪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远程故障处理,分析和预防。由于空调大多需要终身维保,远程排障将大幅降低售后成本。从2013年开始,美的已在在所有变频空调新品中应用物联网智能技术,让所有空调都成为联网的智能终端设备。
消费者以前并不知道这些,现在家电行业决定让智能化功能直接惠及用户。
海尔在去年成立海立方创客平台、海极社区来鼓励、扶持智能家电创新。位于四川的长虹则大力推进“家庭互联网”的概念,倡导将家里的一切设备智能化和互相连接。不过,家电企业对于软件并不擅长,对互联网也缺乏认识,它们的种种探索,并未掀起大的波澜。
阿里与美的的合作模式属于物联网家居。阿里物联网开放平台是云,美的空调是端。通过网络和云计算,将家电联系起来。用户现在可以通过App去远程遥控空调,而未来家电可以自动感应环境和人,自我学习、自我调整,就像Nest一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智能空调与床连接,床感知人体温度、散热和流汗情况,并进行温度湿度、开关调节,让人们永远处于最舒适的环境之下,同时达到省电的目的。
这跟传统的装个卡就是智能家居完全不同。物联网家居时刻在线,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使家居设备实现高度智能化。互联网企业还可以将自身业务与智能家居结合,例如电商、社交等。物联网家居实际也是互联网家居,这将重新定义智能家居产业。
开放式生态是唯一出路
被Google以32亿美金收购的Nest,具有自行研发的App以及硬件。国内的智能家居大都也是属于此类,设计生产硬件、App开发、云端服务都是自己干或者外包。例如美的、海尔、格力的智能空调。
智能手机有两大模式,以苹果为代表的垂直一体化和以Android为代表的开放联盟式生态。智能家居正在从苹果模式走向Andorid模式。
传统制造企业在寻找与互联网的结合点。过去,家电行业看重互联网电商渠道。现在则开始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能力,探索全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美的与阿里合作,Nest选择Google足以说明,智能家居设备商正在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甚至合二为一。
智能硬件技术存在一个金三角:硬件、云服务和智能终端。硬件是Machine,智能终端上的App是人机界面、控制枢纽,而云则是连接、数据和服务的中心。
在这个金三角里,传统家电厂商擅长的是硬件,互联网玩家的优势则在于云服务和智能终端。它们更懂用户、更懂App、更懂互联网,更擅长云端技术,包括数据存储、计算和挖掘能力。
Google通过OHA(开放式手持设备联盟)笼络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厂商,成就安卓生态的繁荣。智能家居行业同样在等待这样的联盟和与Google对应的牵头者出现。
智能家居不会出现Android
Google统一智能终端依赖安卓,智能家居是否需要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呢?
白色家电的主要功能是减轻工作强度,让生活更舒适,而信息交互是辅助功能。家电本身只需要最基本的信息输入输出,在成本的限制之下,家电尤其是小家电不可能具有与智能手机匹配的CPU、内存、存储、I/O这些计算资源。至于其他家居例如窗帘、门锁、开关、插座、厨具,更是不大可能拥有计算能力。
最终还是回到“金三角”: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电视、PC)负责操控交互,云端负责计算、存储、连接,而家电(居)则负责做好本质工作(洗衣、冰冻、调温、烧水等),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通过通信模块回传数据和接收远程命令实现智能化。
这意味着,除电视之外的智能家电,并不需要也难以运行独立的智能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本质是人与机器之间的接口,人与智能家居之间的接口则是智能终端+云,而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已被安卓和iOS统治。
谁将成为智能家居的Google?
尽管不会有与安卓对应的操作系统,但智能家居仍旧缺少一统天下的某样“东西”:平台接入协议和应用协议标准。基于统一的协议和标准,家居设备厂商开放接口,应用开发商则基于接口开发应用。没有厂商互相设置的壁垒,开发者的应用可以适配到任何品牌的同类设备。开发者是任何一个智能生态繁荣的基础,从Windows到iOS到Android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家电企业、互联网巨头和创业者均期望可以主导这样的协议或者标准。
在美的与阿里合作的同一天,海尔召开智能家电操作系统U+发布会。早些时候,美的宣布构建智能家电操作系统,年初CES上三星、LG也展示了智能家电操作平台。以LG为例,未来家电产品将重点围绕一个“Home Chat”智能平台进行开发,该平台允许用户通过短信的方式来管理处于联网状态的家电设备。
这些平台的共同特征是,由硬件厂商提供,各自提供云服务、各自制定接入协议和应用协议,这是苹果模式。
阿里是另一种思路,做云物联网开放平台。与厂商各自做各自的标准、协议不同的是,第三方平台的定位使阿里可以跨越厂商之间的隔阂。在技术能力方面,它拥有比家电厂商更强的云计算和大数据能力。根据它的物联网开放平台设计,未来可支持数十亿设备的接入,提供数十PB(1PB=1024TB)数据的存储、计算和挖掘能力。
App开发者接入它的云平台,硬件厂商接入它的云平台,就像智能手机都采用安卓系统一样。这与阿里组建Smart TV联盟的做法,异曲同工。物联网开放平台的定位,则使得其除了可以支持家电设备之外,还可以支持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设备、医疗健康设备、智能玩具等等。这契合了阿里的数据战略,也符合马云最近提出的“端带动云,云丰富端”的云端战略。
有着这样的野心的企业不只有阿里。百度云也推出了dulife这样的面向可穿戴设备的类似平台。
最终谁能成功,关键还是技术实力、产业号召力和合作模式的比拼。阿里云和百度云是中国云计算的双强。阿里云在智能硬件云上走得更快,电商渠道对硬件厂商吸引力自不必说,大数据处理能力在国内也是数一数二,在硬件厂商中也有其号召力。
智能家居爆发究竟还有多久?
智能家居行业出现Google的前提是,智能家居会爆发并普及,对此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保守派认为智能家居是在为了智能而智能,人们并不需要家电可以智能化,远程控制空调、冰箱,自动烹饪早餐是伪需求,厂家只不过是用“智能”噱头更好地销售产品,成本是最大的限制。
乐观者则认为,摩尔定律在智能家居行业同样适用,智能化成本在快速降低。开放生态出现后,传统硬件厂商、互联网巨头、系统集成商和第三方开发者围绕生态创造丰富的应用,去挖掘和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的习惯被培养之后,将逐步接受、青睐和依赖智能家居,就像iPhone的发展路径一样,从可有可无的智能化到不可或缺。而这个过程将出现更多的商业模式,例如大数据模式、互联网巨头补贴模式等,来分摊智能化成本。
智能家居让人类生活更加美好,它带来的舒适、便捷程度,或许会超越我们的想象,乔布斯重新发明手机,智能家居终将重新发明“家”,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巨头具有技术研发、经济能力、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加入智能家居产业之后,已让引爆点提前到来。
原文链接:https://smartroomcn.com/45318.html